成无己曰:咳而微喘者,水寒射肺也。去桂去芍之义,详见上条经文下、正误文内。
今以诸泻心汤,审证与之,而痞不解,则当审其人,若渴而口燥心烦,小便不利者,非辨证不明,药力之不及也。方有执曰:伤寒脉浮紧者,寒多风少之谓也。
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,五味子;欲软,急食咸以软之,芒硝;以咸补之,泽泻;以甘泻之,人参、黄、甘草。言能食者,不可以为胃强而轻下;不能食者,不可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下也。
夫人身、膈以下属阴,膈以上属阳,少阳居清道而介乎膈之间,亦为半表半里。上条脉促,喘而汗出不恶寒,下利不止,云属实热。
中风发热,标受邪也。太阳病,发汗后,或大汗出,皆令人津液内竭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水,当少少与之,以滋胃燥,令胃气和,则可愈也。
予因持脉案见先师黄古潭先生,先生乃谕予曰∶此郁火病也。所以一方之中,寒热互用,若阴痞不关阳郁,即郁而亦未成热,泻心之法概可用也。